除了对生物质能商业运营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开拓,从行业自身发展需求来看,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生物质颗粒厂家促销,设计并应用能源转化效率更高的锅炉设备也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核心。
从目前国内发展来看,我国生物质发电仍存在较高技术壁垒,所用设备大部分是**设备,技术密集程度高,生产流程控制严密。而直接燃烧技术主要由锅炉企业或其他相关企业自主开发,锅炉设备成为发电企业的主要竞争要素之一。
当前发电企业主要通过*锅炉设备或通过合作模式取得先进锅炉设备**使用权,关键设备主要有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国内制造三种形式,以丹麦BWE公司技术,济南锅炉厂生产的炉排炉以及凯迪电力自行设计、国内锅炉厂家分包制造生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为行业主流。
从技术面来说,一代技术发电效率仍相对较低,生物质发电厂较难维持稳定盈利。而通过技术革新,部分良好企业已率先进入二代水平。从凯迪电力对外披露的数据来看,其自行研发的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度电燃料需求由一代的1.7公斤下降至1.32公斤,效率提升28.8%,目前正在开发三代生物质锅炉度电燃料需求有望进一步下降至1-1.1公斤,较二代再提升30%左右。持续的技术升级将带给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逐步影响并改变着我国的能源格局。
按照此前国家**能源局规划,到2015年,生物质颗粒厂家直供,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计划将达到130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3000万千瓦。对比此目标,目前生物质发电行业建设进度仍总体落后,在未来两年将再迎发展高峰。
打通产业链关节建构生物质发电成熟商业模式
作为生物质能领域的后入者,我国生物质能行业虽然得到快速发展,福建生物质颗粒,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前后,生物质发电企业集体出现盈利亏损,行业进入震荡调整阶段。
业内*人士分析,生物质发电行业的盈利困局不在于自身缺陷,而是产业化走在成熟度前带来“阶段性阵痛”。在2010年上网电价上调的利好刺激下,生物质颗粒 价格,国内生物质发电行业迎来了跃进式的发展。然而在行业成熟度相对落后的背景下,这种发展竞速必然不可持续,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关注点必将重新集中到提升技术和运营上来。
申银万国研究报告分析认为,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的产业链比较短,上游为资源行业和设备行业,下游为电网行业。由于国家**上网政策,使得现阶段生物质发电下游销售不存在问题,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即是上游的原料采购管理和发电设备影响的能源转化效率。